常燕
多年以后,我的回憶錄里一定會記載著這個人間四月天,金黃、粉紅、雪白、嫩綠、藍天、白云、微風(fēng)、細雨裝點世界的美好時刻。我半靠在書柜的床頭,一只手捧《陀思妥耶夫斯基傳》,另一只手夾著筆,隨時準(zhǔn)備劃線、寫感悟。
此時耳邊傳來:“各位居民請注意,明天要進行全民核酸檢測,請大家提前準(zhǔn)備手機掃碼?!?/p>
寂寥的街道上,這聲音顯得格外空靈而突兀。
每日兩點一線,晨跑、網(wǎng)課、讀書、吃飯、睡覺,日子簡單而干凈。
如若沒有過多的物質(zhì)欲望,如此就地取材面對生活,倒也能自得其樂。
畢竟有書讀、有活干、有飯吃、有床睡,已覺是人間極樂。
和朋友聊天,她說:“你瞧!外面多美的花兒??!可惜人們都要封閉在家,不能近處觀賞?!?/p>
是?。∪绻ú輧耗苷f話,想必也會有諸多抱怨吧。
如此美景,無人觀賞。猶如一妙齡少女,化好精致妝容,換上美麗衣衫,最終卻未能等來心上人,空期待一場。說來奇怪,這種凄美的等待不曾在我身上發(fā)生過,但我腦海里此刻卻蹦出了一句——我早晚會被逼瘋。呵,《左手天才 右手瘋子》讀得有點上頭。
喜歡蹲在路口河邊,端詳嫩綠的小草偷偷從松軟的土壤里探出小腦袋,好似小寶寶第一次看到這個明亮的世界那般懵懂與好奇,一臉無辜,惹人憐愛;喜歡看似枯干的樹梗上凸出來的一個個“小疙瘩”,當(dāng)春風(fēng)拂面,遇春雨揮灑,趁你不注意它就掙破干裂的“包裹”,調(diào)皮地露出一絲淺淺的紅。
哦!原來是嬌美的桃花呀!
柔而不弱,溫而不驕,是我一直迷戀春天的緣由。
朋友推送了一篇文章,題目叫《我不想當(dāng)人,我想當(dāng)花》,里面寫道:經(jīng)常會有這樣的春天,你待在屋子里無所事事,看著窗外的藍天發(fā)呆。鳥一閃而過,去了你永遠不知道的地方。
說實話,我個人覺得那一整篇文章的精髓都在這一句“去了你永遠不知道的地方”。我很想知道,就那個我不知道的地方到底在哪里?那兒會有花草樹木、鳥蟲魚獸、藍天白云、美女丑男、弱柳扶風(fēng)、婚外愛戀、新冠疫情嗎?
公元前5世紀,德謨克里特就提出了“無數(shù)世界”的概念。之后物理學(xué)家埃弗雷特提出了“平行世界”的想法,也即是在不同的歷史中可能存在著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。想想就很酷,可也很奇怪,為什么非要一模一樣呢?如果平行世界中還有一個我,我一定選擇讓她們朝兩個方向走,去體會不一樣的人生。
晨跑歸來,匆匆吃過早飯就一頭扎進了書房,迫不及待地翻開一本香港《明報月刊》總編輯潘耀明的著作《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》,今日計劃結(jié)束此書。
照例,手機靜音,放置到客廳。
書翻到最后一頁時,已是下午四點有余。站起身,腰椎直立有些許艱難,弓著身子走到酒架下,拿杯酸奶。
打開手機,有兩個電話。
回過去,一個是京東客服,一個是病人咨詢。
打開微信。
單位通知做核酸的時間和地點;朋友發(fā)來了幾張美景圖;有不認識的微信好友請求朋友圈點個贊;有人在朋友圈曬娃秀恩愛;有人發(fā)了粉嫩桃花樹下各種自拍美照,自信且張揚。
熱鬧又寂寞。
晚上寫讀書筆記。
明日目標(biāo)——《陀思妥耶夫斯基傳》。計劃與這位俄羅斯文學(xué)巨匠糾纏一段日子,期待能無間隙全方位地了解這位被稱為“繞不開的大山”的里程碑式的人物,用心感悟他的人生歷程和精神內(nèi)核,用孩童的眼睛像發(fā)現(xiàn)大海和愛情一樣去發(fā)現(xiàn)陀氏,但愿讀他的作品,能成為我生命中值得紀念的日子。
在這人間四月天,閑話無需多說。
來吧,讀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