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撰稿人:宋丹丹 老子學院(研究院)研究員
李曉英 周口師范學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、博士
傳承優(yōu)秀文化,解讀歷史經(jīng)典,開啟智慧之光。今天我們共同學習《道德經(jīng)》第二十四章。
原文:企者不立;跨者不行;自見者,不明;自是者,不彰;自伐者,無功;自矜者,不長。其在道也,曰余食贅形。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
通讀本章之后,大家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一章的內(nèi)容和前面的第二十二章極為相似,談?wù)摰亩际莻€人品德和修養(yǎng)問題。第二十二章從正面說明“不自見”“不自是”“不自伐”“不自矜”的益處,而本章則是從反面指出“自見”“自是”“自伐”“自矜”的危害。這一正一反的論說方式,辯證地說明了急于求成和以自我為中心導(dǎo)致的后果。
首先在開篇老子便從踮著腳尖站立,跨著大步走路這些非正常的“立”和“行”來闡明遵循自然之道的要意?!捌蟆?,是指踮起腳尖站立,即使是芭蕾舞演員或者是練過功夫的人,這種姿勢也很難保持長久,所以踮腳站立失去了站立的自然之道;跨著很大的步子向前奔躍,這只能是偶爾的動作,必不能走得太遠,所以跨步前行脫離了行走的自然之道。我們常說“好高騖遠”,其實表達的也正是這種不切實際,“企者”就是好高,“跨者”就是騖遠,夢想的實現(xiàn)應(yīng)該是建立在對自身對當下最精準的認知上,脫離實際偏要向高遠的方面去追求,不是自討苦吃,就是甘愿自毀。與其高歌猛進、好高騖遠,不如成熟穩(wěn)重、行穩(wěn)致遠。人生的路,只有穩(wěn)步前行,才能越走越遠、越走越順,身體穩(wěn)、家庭穩(wěn)、事業(yè)穩(wěn),才是高質(zhì)量的人生?!墩撜Z·子路》中記載著孔子的學生子夏因為要到魯國莒地為官,所以特地向孔子請教執(zhí)政之道,孔子告訴他“做事情不要那么著急,不要貪求小利。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,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?!边@就是“欲速則不達”這個成語的由來,民間也有一些俗語“食緊弄破碗”“心急吃不了熱豆腐”表達的都是這個意思。北宋時期,王安石為了達到國家富強的目的,于是推行了一連串的變法革新活動。他的能力和主張都很好,但壞就壞在他急功近利,沒有從實際出發(fā),沒能使改革的主張深入人心,也沒能培養(yǎng)出一批足以實施新政的人才,導(dǎo)致新法成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用來升官發(fā)財?shù)墓ぞ?,最終導(dǎo)致變法失敗?!捌笳卟涣ⅲ缯卟恍小?,寥寥數(shù)語揭示了“欲速則不達”和“適得其反”的深刻道理,強調(diào)了順其自然的重要性,蘊含著極其高深的人生智慧。
本章中的“自見者不明;自是者不彰;自伐者無功;自矜者不長”這四句話與第二十二章的“不自見,故明;不自是,故彰,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能長?!睆淖置嫔峡?,只是一個倒裝句而已,實際上在境界和層次方面還是有差別的。第二十二章的“不自見、不自是、不自伐、不自矜”這“四不”重點講的是圣人為人處世的方法和原則,而本章重點講的是行為的因果關(guān)系,強調(diào)“自見、自是、自伐、自矜”這些是人生中四種最典型的心理疾病,是成功的大忌。
第一種是“自見”??桃庾晕冶憩F(xiàn)是唯恐別人小看自己,其實表現(xiàn)得越多,越容易被人看破,這種心理源于內(nèi)心的自卑和虛榮。實力不足,還死要面子,以為這樣可以美化自己,殊不知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看不清自己,更讓別人心生厭惡。唯有多去聆聽、敢于請教、謙遜學習才能提升實力,實力決定自信。
第二種是“自是”。自以為是的人往往固執(zhí)己見,總認為自己的見解最高明,總是反駁與自己相悖的意見。很顯然,這樣的人往往自視過高,把主觀有限認識當成真理,恐怕生活中是爭論不休、矛盾不斷。有分歧的時候,聰明的人懂得自知,懂得溝通和協(xié)調(diào),懂得尊重和讓步。
第三種是“自伐”?,F(xiàn)實中有不少人,一方面喋喋不休夸耀自己過去的光輝歷史,從不提及自己的失誤;另一方面夸耀自己對別人如何好,對工作對單位有多么嘔心瀝血,卻很少談及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和恩情,這樣的人虛偽虛榮。成就屬于過去,榮譽屬于集體,如果大家都這般去表功爭功,只會搞得不團結(jié)不和諧,到最后誰又會記得這到底是誰的功勞呢?
第四種是“自矜”。能力弱的人容易自卑,能力強的人容易自負,自矜說的就是人的自負。自負常常會因為自身的優(yōu)越感而恃才傲物,往往會過于相信自己犯經(jīng)驗主義錯誤,以自己主觀想象代替客觀現(xiàn)實,沒有預(yù)留空間,只會把自己搞得窮途末路。
從以上的解析可以看出,“自見、自是、自伐、自矜”完全是執(zhí)著自我、迷戀自我、標榜自我等心理行為方面的刻意之舉,這不僅僅是修身處世的大忌,更是不順從自然的表現(xiàn),以道的角度來看,簡直就是剩食和贅余,非但無用,還有損身心。自古以來,固執(zhí)己見,自以為是和自我標榜,自矜驕傲者多生危險,遭遇災(zāi)禍,難以長久,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人生鐵律。歷史上“力拔山兮氣蓋世”的西楚霸王項羽,他在巨鹿之戰(zhàn)獲勝后,便不再把劉邦放在眼里,最后卻落得一個“自刎烏江”的下場;三國時期的袁紹,自以為手握雄兵,剛愎自用,草率決定與曹操一決雌雄,最終落得兵敗官渡,丟掉大好江山的下場。這類事例還有很多,值得我們認真借鑒和警醒。與此相反,圣賢立功于世,向來是淡然處之,不居其功。我們都很熟悉《出師表》中的一段話: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于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后值傾覆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?!敝T葛亮非常謙卑地接受了劉備的請求,出山與劉備共謀天下,他也確實做到了在《后出師表》中所說的“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”。在諸葛亮身上我們看不到老子所說的“自見”“自是”“自伐”和“自矜”,反而彰顯出諸葛亮的優(yōu)秀品質(zhì):謙卑能夠聚斂人氣與智慧,誠信能夠施展才能與方略?!绑@奇喜異者,無遠大之識;苦節(jié)獨行者,非恒久之操”喜歡標新立異的人,絕對不會有高深的學識和遠大的見解;只知道苦苦恪守名節(jié)而自以為清高獨行其是的人,絕對無法保持長久的恒心,人生需要的是腳踏實地。
在我們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,道家、儒家還有佛家,它們不僅是對世界不同的認知觀念體系,更是各有千秋的生命哲學體系。道家在修養(yǎng)身心上重點強調(diào)順從自然,強調(diào)斂藏,知足知止、謙遜不爭,反對那些極端的行為,主張柔弱與謙和;儒家在修身方面強調(diào)“敬”“誠”“靜”,這是身心修養(yǎng)的階梯,也是一種極高的精神境界;佛家尤其是中國化的佛學,強調(diào)“放下”,去除妄念執(zhí)念。盡管各家在解決“人如何活著”這一根本性問題上提出各自不同的方案,但修煉身心的最高境界是一樣的,原不過是完成一個人的意義之所在。所以任何哲學,倘若最終不能落實在“人”的層面上,不能對人的生命進展有所指引與啟迪,那么這種哲學終究是空談,是不切實際的。
總之,這一章老子以日常行為做比喻,揭示了一切違反自然的行徑必然適得其反的樸素規(guī)律,不僅是這種刻意躁進的行為不可取,而且暗指肆意妄為的政舉也會為人所共棄,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幅反面教員的形象圖。所以在本章結(jié)束前,我們可以綜合前面第二十二章的內(nèi)容為大家做一個合并的總結(jié),老子通過這兩章,直言告誡我們因為“自見者不明;自是者不彰;自伐者無功;自矜者不長”,所以才應(yīng)該堅持“不自見;不自是;不自伐;不自矜”。順其自然,不矯揉造作,摒棄“自我、自大、自夸、自傲”的不良風氣,培育“自知、自省、自謙、自律”的優(yōu)秀品質(zhì),時刻銘記尺有所短、寸有所長,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、不斷成長。①6
(記者 黃佳 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