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浦江潮
據報道,新華社記者了解到,根據國家發(fā)改委的要求,江蘇省物價局近日對奔馳汽車壟斷案依法作出行政處罰,對奔馳公司罰款3.5億元,對部分經銷商罰款786.9萬元。奔馳公司表示,完全尊重、誠懇接受處罰,并將立即遵照執(zhí)行。
壟斷不只是表現為“一家獨大”或達成價格同盟,即便在一個充分市場化行業(yè)里,同樣會存在壟斷行為。江蘇省物價局調查發(fā)現,過去兩年,奔馳公司曾通過電話、口頭通知或者召開經銷商會議的形式,限制江蘇省不同區(qū)域內E級、S級整車的最低銷售價格。為此,奔馳公司加大了對經銷商的考核力度,對不執(zhí)行限價政策的經銷商進行約談警告、減少政策支持。簡單來說,就是奔馳公司通過變相強制的方式,對各級經銷商銷售奔馳汽車的最低價格進行限定,禁止經銷商擅自降價。
奔馳公司禁止經銷商擅自降價,是為了避免他們打價格戰(zhàn),陷入惡性競爭,但此舉違反了我國的《反壟斷法》。
《反壟斷法》第十四條規(guī)定,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:(一)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;(二)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。這兩條的意思差不多,前者指要求經銷商必須以某種價格出售商品,后者指限定經銷商出售商品的最低價格。這兩種情況都屬于達成壟斷協議,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,使得人們無法獲得更便宜的商品,故被《反壟斷法》所禁止。
洋品牌汽車在國內售價一直遠高于國外,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詬病。個中原因雖然復雜,但縱向壟斷顯然“功不可沒”。兩年前茅臺、五糧液領受巨額罰單,是我國針對“縱向價格壟斷協議”的第一個執(zhí)法案例。這次奔馳被重罰,無疑給縱向壟斷再次敲響警鐘。